相关文章
友情链接

盐城72岁奶奶抚养8岁自闭症孙子 男孩蜗居小木屋

中国江苏网7月24日讯 人们称自闭症儿童为“星星的孩子”。亭湖区黄尖镇72岁的徐桂英,在本该享受天伦之乐时,却要抚养患有自闭症的孙子。而孩子父母因离异,早已离家出走。7月23日,律师表示,孩子父母应尽第一抚养人义务。随后,记者联系上孩子父亲张仲驰,他称自己也有难言苦衷,对自己没有尽到父亲义务表示无奈。

大人外出劳作时,为了防止孩子出意外,大伯特意搭建了这不足2平方米的简陋“小屋”看护孩子。

男孩蜗居小木屋

徐桂英家住亭湖区黄尖镇洋尖村,8岁的孙子张明(化名)是其二儿子与妻子所生,可小夫妻感情不和,11个月内共领过三次离婚证和三次结婚证。最后,二儿子外出打工,儿媳妇精神上也有问题,在孩子出生仅34天就离家出走了。

徐桂英说,2009年她发现孙子只叫过自己一次奶奶,有时候叫他也无回应。为此,她赶紧向亲戚好友借钱,让大儿子张仲逊带着四处求医,而经南京市儿童医院诊断,孙子患有自闭症。

老人的家只有3间破瓦房,墙壁脱落,地面潮湿,家里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,孩子光着屁股在正堂一个破旧的小木屋里蹦来蹦去,大家与他打招呼,他也置之不理。徐桂英介绍,孩子还伴随着多动症,有时没看住还会跑到邻居家搞破坏。不管看到什么,都会往嘴巴里塞,甚至大便、农药都会吃。

“没办法,孩子不会走的时候,一个人带也罢了,现在大了,一不留神,自己就会乱跑,现在我和他大伯两个人24小时看守他。”徐桂英说。

未婚的大伯待他如儿

徐桂英患有冠心病,平日连药都舍不得吃,只有疼得厉害才会吃,多亏大儿子一直帮衬照顾孩子,把侄子当成亲儿子似的。

“母亲年岁已高,我也身患多病,低血糖、肺气肿等,早已不能干重活,至今未婚,但我们都希望孩子能接受治疗,无奈实在没有经济能力。”大儿子张仲逊说,弟弟去年7月份回来过一次,自身在外面混得也不好,据说还欠债。

记者看到侧房张仲逊的床头正对着门口,“为了方便随时照看到小木屋里侄子情况。看到他玩累了,就将他再抱到母亲床上。”张仲逊说,孩子不会语言表达,还不时会搞破坏,采访过程中,张明就趁大人不注意将一个香烟盒咬碎了。

一般农村里八九点钟人们都睡觉了,而唯独他家总是灯火通明,孩子会不定时闹,又怕影响到邻居休息,深更半夜,他经常骑着自行车带着侄子去镇上逛,“孩子看到镇上街灯,反而会安静。”

关爱之下仍陷困境

当地民政部门了解情况后,给孩子及时办理了重度残疾人补助,并带孩子去亭湖区的康复中心接受免费治疗,但去了两天,张仲逊又带着孩子回了家。因为张明生活还不能自理,给正常治疗会带来不少麻烦,康复中心也给出意见,由大伯张仲逊陪着孩子康复治疗,但他们又遇到了新问题。如果张仲逊去市里陪孩子治病,他们根本没有能力承担开支。

“大儿子也都50岁了,自己也快抱不动孙子了。”徐桂英说,孙子至今生活都不能自理,长大后没有生存能力,等自己闭上眼时,孩子怎么办!说道痛处,徐桂英禁不住又流下了眼泪。

律师认为:

如果孩子母亲确实是行为能力受到限制的人,那抚养的首要义务就该是由孩子的父亲承担,法律规定,长辈在有能力的情况下,可以帮助抚养晚辈,但孩子第一抚养人应该是孩子父母,孩子父亲不管在外面混得怎样,都应该尽自己的抚养义务,不能弃之不管。如果不能在孩子身边尽抚养义务,就应该给予经济抚养,由于治疗自闭症费用比较昂贵,如果孩子父亲实在没有能力承担,那就需要社会各界的关爱了。